
“老张在,心里就踏实。” 这句常挂在朗坑村村民嘴边的话,是对有着36年党龄的老村干部张耨书最真挚的礼赞。从支村两委岗位卸任多年,张耨书始终以党员身份扎根乡土,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、一颗滚烫的初心,在平凡日子里书写着“为群众兜底”的承诺。
在朗坑村,张耨书的身影无处不在。村头巷尾的政策宣讲会上,他是最受欢迎的“解说员”,把医保新政、养老政策译成“家常话”,掰开揉碎讲给村民听;邻里闹矛盾时,他是跑前跑后的“和事佬”,搬条板凳坐下来拉家常,总能找到化解心结的钥匙。“党员就是要帮群众搭把手、暖暖心。” 这是他常说的话,更是日复一日地行动。
2024年7月1日暴雨在沉沉的夜色中袭来,村内一名五保户的房子被淤泥倒灌,张耨书得知这个消息后,顾不上穿雨衣,拿雨伞,抓起铁锹就冒雨冲到了五保户家中。在齐膝深的泥水中,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行,当铁锹挖不动淤泥时,他就徒手掰开。很快,他便清理出一条小路,立刻背上老人进行转移。当老人被送到安全处后,他又冒雨折返,与党员群众一起帮老人搬完家中所有浸水物资。从凌晨到晌午,张耨书的胶鞋里灌满了泥水,裤腿被冻得僵硬,他却还笑着给大家鼓劲:“有党在,啥坎儿都能过!”
36 年党龄,是他与乡村相守的年轮;无数件琐事,串联起一名老党员的初心轨迹。墙上的荣誉证书早已积满了薄尘,可他却始终把村民的信任,看得比什么都重。如今,已近花甲的张耨书依然闲不住,谁家有事喊一声,他准会应声而来。
在朗坑村的晨光暮色里,张耨书用最朴素的坚守证明:党员的先进性,从不在惊天动地的壮举里,而在柴米油盐的牵挂中,在群众需要时那句坚定的 “我在” 里。他就像村口的老槐树,默默扎根,守护着一方烟火,成为乡亲们最可靠的 “主心骨”。
责编:李自立
来源:平江县长寿镇
下载APP
分享到